“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段鏗鏘有力的開場白,來自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應貴勇的一堂“云端”思政課。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月27日下午,本學期新到任的院黨委常務副書記應貴勇與文化產業系2019級學前教育專業全體學生相約騰訊會議室。一堂以《在疫情大考中堅定“四個自信”》為主題的別樣思政課隔空開講。 應副書記以全球范圍內開展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實踐及其不同表現作為開場白切入本次云課主題“在疫情大考中堅定“四個自信”。 而后,應副書記大量引用現實案例,通過對比國內外的抗疫舉措,引導同學們堅定“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道路自信、“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時代”的理論自信、“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的制度自信,以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的文化自信。在與同學們互動時中,應副書記還不時穿插分享了自己參與學校及學院疫情防控工作的親身體會,講述了學院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用實際行動讓黨旗、團旗高高飄揚在防控戰疫上空的感人故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以及中國夢的追夢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在課程講授最后,應副書記希望同學們厚植家國情懷、勇擔社會責任,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苦練技能本領,掌握一技之長,為積極投身家鄉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在勤奮學習、不懈奮斗中領悟青春的瑰麗、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努力跑出當代青年人的好成績。 應副書記的思政課內容豐富、講述生動,不少同學深有體會。課間、課后,同學們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感想。 尤雨琦同學表示,應書記PPT中“災難是人類的試金石”這句話讓她印象深刻。她認為,從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20年的新型肺炎疫情,無論是國家的應急機制、領導人的緊急決策還是人民群眾對這些災難事件的表現,我們都在進步,我們都在變得越來越好,災難從來不會把我們打倒,而中國也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信。 盧婕妤同學則表示,這次的疫情,中國以非常快的速度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也用驚人的速度蓋起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我能夠感受到,“四個自信”越來越堅定。 “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這次疫情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快速建成、中國對其他疫情國家的幫助,都是中國道路、理論、制度自信的表現。”王心煒同學在留言區這樣寫道。 “‘四個自信’絕不是抽象或者虛幻的。”王詩意同學說,“在這次抗擊疫情斗爭中,‘四個自信’充分體現了它的價值與意義,2020年,發生了這樣的疫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下,中國迅速地做出了決定,使得情況不再惡化,使全國人民心連心,共同努力,抗擊疫情。全國上下團結起來抗擊疫情,這種能力中國做到了,身為中國人,我自豪,我驕傲!” …… 一堂“云端”思政課,正激發著協和學子堅定“四個自信”的自豪感與責任感。從一百條的討論留言中(留言數還在增長),不難看出這堂思政課再一次強烈激發起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有同學在班級群聊里說:“感謝應書記的精彩一課!如書記所說,雖然中國模式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但無論怎么個對比法,我們年輕人都有了足夠的理由自信,對國家的未來自信,對自己的未來自信。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努力拼搏。”
附件下載: |